因为生产口罩而爆红的

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硬通货,淘宝两天卖出8000万只口罩,许多厂家都宣布提前复工,但口罩仍然供不应求,尤其是最受大家青睐的3M(MMM.US)牌KN95/N95口罩,往往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疫情面前,许多人的奉献精神凸显了出来,与此同时,3M这家口罩制造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1月22日,3M中国CEO宣布,工厂正在开足马力,7×24小时全产能运转,以保证口罩供应。3M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当我们全力与病毒对抗时,为什么大家都选择信任它的产品?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人们把这次疫情和2003年的SARS相提并论时,很少有人注意到,3M口罩在中国第一次大放异彩,也是在SARS期间。当时普遍流行的还是纱布、棉布口罩,对病毒几乎没有隔离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倡导使用N95口罩,这一领域的佼佼者3M也就进入了普通人的视野。2013年,中国北方饱受雾霾困扰,3M口罩再次因为出色的过滤性能,成功“破圈”,从工业、医护用品变身日常用品。

也就是在这种时候,口罩,这一平时被许多人视为“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才显现出它的技术内涵。就拿这次成为防疫爆品的N95口罩来说,本质是“用聚丙烯无纺布SMMMS制作成的能过滤95%微细颗粒的5层口罩”,其中最影响过滤效果的,首先是材料,其次是模板。如果材料不符合要求,层数再多也无法过滤细小的病毒,如果口罩不能紧密贴合人脸,那么戴上口罩的效果也微乎其微。

早在1967年,3M就开始生产口罩了。当时,3M研发出了无纺布和静电纤维滤棉的专有技术,正想方设法地基于这种技术开发产品,一名普通员工从女性的一次性内衣中得到了灵感,提出可以开发一种蒙在口鼻上的东西,保护采矿、冶炼等恶劣作业环境中的工人,3M口罩应运而生。

虽然在当时看来,3M口罩的诞生不过是3M公司源源不断商业化的发明中不起眼的一个,但也正是这一个小发明,不仅体现出了3M公司的管理风格,也揭示了3M公司基业长青的秘密。

见过3M口罩的人,想必都对它“朴实无华”的外观有所了解:一般是白色外观,口罩上用黑色字体印上明显的警示语和标识,如果是N95这种讲究高贴合度的型号,佩戴之后保准会留下几道深深的勒痕,和美观、时尚半点不沾边。几十年来,3M口罩使用的材料与时俱进,外观却一如既往。显然,3M公司在设计这类产品的时候,也根本没有考虑过美观的问题,它的主要客户是工厂,核心要求是专业。3M公司很了解,当工人热火朝天干活的时候,是没空对着镜头凹造型的。

3M公司对工业环境的熟悉,源于其早期创业经历。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在口罩领域首屈一指的3M,最开始不是什么科技公司,而是一家失败的挖矿公司。

1902年,5个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年轻人凑在一起,准备开一家采矿公司,开采当地丰富的刚玉矿石,生产工业常用品砂轮,公司名字都取好了,就叫明尼苏达矿业和制造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简称3M。然而,即便正踩在风口上,这5个年轻人也没能飞起来。花了2年的时间,他们根本没有挖到刚玉,只挖到一些钙长石,质地较软,什么也做不了。

就在3M濒临破产时,一位大胆的商人给了他们一笔投资,并提议让他们换个地方,直接买原料生产砂纸。年轻的创业者们从善如流,拿着这笔投资,他们搬到一个新地方,还盖了两层楼的砂纸厂房,尴尬的是,因为经验不足,厂房还没盖好就塌了。这段经历被3M公司称作是“卑微的开始”,也让他们对技术和质量问题尤其看重。

幸好,搞定厂房之后,3M公司就摸到了创业的窍门。通过生产砂纸,3M公司积攒了第一桶金,但他们并不满足。那个年代,美国最火热的产业是汽车制造业,3M公司早早成立了一家实验室,经常派遣研究员去汽车厂实验新品,顺便收集厂商的需求。光是砂纸,3M公司就为汽车厂商做了好多种,其中一种防水砂纸,可以在水中使用,极大减少了空气粉尘对汽车饰面的摩擦,令3M公司在业内一炮而红。

除了改进产品,在蹲守汽车厂的过程中,3M的研究员们还时刻留意着厂商根本没注意到的问题。例如一位研究员发现,汽车上漆时很难覆盖零件,回公司报备之后,他便全身心投入到这个问题里,最终发明了胶带。按照3M公司一贯的思路,胶带技术也没有因为一款产品的成功而停滞,很快,3M公司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透明胶带、哑光胶带、医用防过敏胶带,甚至是第一款便利贴。与胶相关的产品线M公司的利润支柱之一。

许多人都认为资本家是在工人身上榨取每一分剩余价值,但3M公司却另辟蹊径,在每一项技术上榨取“剩余价值”,力求在已掌握的技术上开发尽可能多的产品。为此,3M公司每年至少投入7%的收入在研发部门。这是一门“笨功夫”,却影响深远,在to B端的工业产品领域,因为3M公司越来越快的创新脚步,其影响力和线M口罩和胶带的发明,不过是118年来3M公司成功商业化的6.7万多个发明中的2个,有心人也许发现了,这2个发明都是3M的员工偶然间的发现,却得到了公司的支持,从而顺利研发投产。如何让员工在做完日常工作之后,还能有精力去探索、发现需求,3M公司也走过一段弯路。

在美国管理界,长期流行着追求高度规范化、零缺陷的“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尤其是通用电气这样的制造业巨头,更是将其奉为圭臬。3M公司也曾用过一段时间,但结果却是成本降低、研发效率也降低了。没多久,3M公司就意识到,“六西格玛”理论适合生产管理,却不适用于技术驱动型团队,人不是机器,创新也不能用表格量化。

为了激发员工的热情,3M公司也提出了相应的“笨办法”:15%原则,允许员工用15%的上班时间来琢磨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干点和工作无关的“私活”。

3M公司特意出台了一个规定,如果员工有个好主意,想花点时间研究,那么可以拒绝实验室主任的命令,管理人员也应该对此视而不见,即便是这个计划最后失败了,管理人员也不能失去耐心,反而要对这个计划加以保护,保证员工免受外人指摘。这项计划成效显著,深刻影响着谷歌等众多硅谷企业。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3M公司独具特色的“创新小组”架构。在3M公司,创新小组就像是蜂巢中的六边形,是最核心、最基础的单位,由研究员、生产制造人员、市场开发员、销售员和财务人员组成,根据员工的兴趣资源组合。在这个最小的单位里,创意就是最核心的要件,所有人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好创意的最终落地。这些创新小组一部分专注于技术,另一部分则常常和客户打交道。

3M公司的管理者认为,进入1990年代后,创新越来越难,大多数产品都属于改进型产品,要寻求创新,就要紧盯着一群“领导型用户”,也就是在行业内登高望远、走在市场趋势之前的企业和个人。因此,3M公司的许多创新小组都会深入拜访客户,了解数据,解析潜在需求。

15%原则和创新小组都建立在3M公司极度扁平化的架构基础上,这种架构和流行的管理学常识背道而驰,当许多公司都在把人当做工具来控制的时候,3M公司放弃了这种控制,反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立一百多年来,3M公司在34个国家建立了实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