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新材:摩根基金、弘尚资产等多家机构于7月30日调研我司

2023年8月1日泰和新材(002254)发布公告称摩根基金邢达、弘尚资产沙正江、银华基金万丹、固禾基金纪双陆、广发基金邵锐成 段海峰、弘毅远方基金樊可、翎仁投资祝子瀚、国金证券胡媛媛、长江证券马太 叶家宏、易方达刘阳泽、长盛基金赵启超于2023年7月30日调研我司。

答:产品定位方面,我们目前分为存量业务和增量业务。存量是氨纶、芳纶,氨纶的定位是成为行业三桶油之一,氨纶现在市场整体竞争比较激烈,在淘汰洗牌的过程中;芳纶立志成为全球老大,今年在逐步调整,实现一体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增量业务按产业链进行展开,主要包括化工路线和材料路线。化工是从芳烃到芳纶、甲醛到氨纶的产业链以及化工园区的内部循环,建立无机盐的产业链,针对三个产业链建立八个化工平台,具体项目会根据市场客户的需求来进行。二是材料路线,目前主要有五个,分别是高性能纤维、功能膜方向、高端无纺布、特种材料和复合材料。各种项目比较多,对应的资源匹配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是平台方面,对于创新能力的建设下了很大的力气,双创中心打造了很好的平台,并且公司的分析仪器、装备都比较多,全球最好的工艺、技术、装备在中试平台都有;第二个是人才方面,通过薪酬套改和管理提升,提升了员工的决心和动力,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也有增加;第三是对外合作方面,每个项目都有高校的团队和科研院所的团队,他们做从零到一,我们做从一到十,大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共同发展,截止上半年,与五所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外聘了二十多位专家,资源方面主要是这些。

答:氨纶情况分两个部分,一季度纺织板块复工复产,行业整体来讲还是不错的;到二季度出现了转折,一季度的复苏导致了很多企业产能集中释放,据统计上半年大约释放了十五六万吨的产能,去年四季度释放了大约七八万吨,过头看,一季度内外销订单是不错的,比二季度要好。二季度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量价齐跌,供强需弱,氨纶的价格跳水,而上游比较强势,国外的订单断崖式下跌。二季度市场上出现了心态的变化,包括纺织的中间商、贸易商、织造商,都不看好,原料的采购都是按需采购,购买力严重不足。下半年来看,氨纶下行的风险基本已经完毕,也会有秋冬的补单,大部分认为会出现小幅度的暖,并且之前疯狂开机的热度也会冷却。间位芳纶方面,目前试生产产能大约1.6万吨,一二季度来看量是在释放的过程中,高端市场价格比较稳定,低端市场相对来说是价格市场,我们有意进行了策略的调整。对位芳纶方面,上半年各方面同比都有明显增长。得益于几个方面一个是国际形势带来了一些机遇,我们依托于产能的优势做了很多工作,把握住了一些订单;二是高端应用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包括浸胶线、光缆等抢占了一些客户,对利润有很大的助力;三是新项目的开发取得了一部分成效。下半年的话,还有新的增量出来,可以为客户开展定制化的服务,增加客户粘性;二是有些产线可以进一步丰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结合各个领域市场需求的特点,可以针对性的做一些合理的库存储备,增加抢急单、接大单的能力;海外市场整体来说是增加的。整个形式来看,我们认为氨纶上半年是一个历史的底部,外部来看也有竞争者的退出,我们也在想其他的方式途径。间位上半年比预想的略差,防护市场下半年应该会有比较好的起色,包括化工园区等。对位下半年逐步产能释放,对业绩支撑会有好处。芳纶纸也有增长,下半年复合纸投产,也会对芳纶纸有好的带动作用。海外方面今年是公司的国际化元年,也加大了渠道开发力度,下半年会进一步深化,对整个业绩提升会有比较好的帮助。

问:氨纶形成竞争比较高的格局,龙头都在西部建厂,成本差异在缩小,竞争更激烈,行业未来的变动?

答:产能过剩已经是必然的情况了。头部企业的扩张,每个企业有自己的战略定位,我们泰和芳纶板块逐渐崛起,氨纶板块也没有落后,也在积极补齐短板,我们在行业中最早进行了新旧产能的转换,朝着优势型号靠拢,现在的装置是最年轻的;我们也在工程技术方面找突破点,包括产品结构方面。泰和走的是差异化路线,不断创新,与客户一起创造价值。氨纶落后产能的退出,一部分是小的企业,像东部沿海地区老旧的装备,另一方面未来头部企业的老旧产能也会被淘汰。氨纶成本、技术方面的差距都不大,一些头部企业也交流过,大家也比较理性,这几轮新建的产能很难退出,除非企业资金情况差。老旧产能的淘汰已经开始了,头部企业老旧产能如果不能放弃,可能也会胶着一段时间。最好的办法我觉得是兼并,但是在中国的市场上我觉得做这件事情很困难。

答:间位芳纶可以很确定的说,技术是领先的,我们的产品品种全球最多,投资密度也是最低的。对位芳纶工程技术方面有一些差距,我们正在追赶,差距在迅速的缩小,将来泰和会致力于成为全球芳纶行业的领导者。我们现在正在构建一体化生产的能力,芳纶原料方面也在规划,将来会成为全球唯一具有芳纶一体化生产能力的,我们有纤维、纸、原料等。芳纶纸来说就是各有千秋,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

答:今年间位芳纶有压力,上半年抢占了更多的市场份额;防护市场不及预期,一是国家强制标准还差“最后一公里”没有完全打通,需要更多的宣贯。对位芳纶是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产能来供应市场,也取决于品种结构。

问:公司战略角度,行业角度,怎么看芳纶放量,降价?还是在现在的价位仍有需求支撑?

答:芳纶的放量方面,首先我不赞同价格下降后有量出来这种说法,比如说我们大概永远不可能降到涤纶的价格,通过降价去获取其他材料的市场空间,目前来看我认为不可行。目前没有接近芳纶纤维的产品,现在拼的就是性能是否更符合客户的需求,原来不在一个赛道的,目前来看发生交集的可能不大。我们要帮助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用以获得更大的市场,比如隔膜,我们做的足够好,会给芳纶带来增量。安全防护的市场也是这样,我们的工装就是具有防护性,符合国家标准的。当然,我们也会开发新的用途,包括对位芳纶在轮胎方面,可以减少碳排放,让轮胎更轻,创造更多更好的用途,创新引领美好生活。

答:我们能不能取得成功很关键的一点是客户能不能成功,营销方面我们追求的是我们客户的成功。中国过去很多成功是依靠超大市场的优势、通过行业内卷来实现的,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理念上要达到共识也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用泰和来讲,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我们希望能传递这种价值观,通过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来实现,而不是降低价格。

答:现阶段应该不需要,从融资的需求来讲,将来肯定还会有,会从不同的层级来体现,新项目的赛道如果足够宽、产能足够大,就有可能会有,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一体化生产我们的目标是创造更大的价值,从长远来看是有好处的,并且现在氨纶没有企业有一体化生产能力。

问:一体化涉及到酰氯,酰氯技术储备来源?只生产酰氯成本会不会不如外购?自产的酰氯会不会对外销售?

答:酰氯我觉得没什么困难,我们之前也生产过,有一体化生产的问题,我们不认为有很多壁垒,因为我们自己的装置也会涉及到化工、纤维等,都是数学逻辑。我们自己可以消耗,希不希望外部销售这方面,作为生意人肯定是希望的。

答:新建的两万吨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