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绿色范儿”

刚刚过去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口号是“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我国则将主题确定为“践行绿色生活”。

什么是绿色生活?面对这样的问题,一个普通人可能很难给出准确的定义。但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不少人确实正在每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里践行着绿色生活,并且乐在其中。

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早晚上下班高峰堵车是常有的事。但对于李放来说,这并不是个问题。

虽然在位于浦东的一家汽车企业工作,但每个月工作日中有一半时间,李放是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住在市区的李放,每天早上雷打不动6:45起床,7点准时出门,无论骑车还是开车,基本上都能在8点准时到达公司。

在时间上,骑车不仅不会迟到,有时还会给李放带来惊喜。“我家和单位距离15公里,骑车要50分钟左右,可是开车堵的线小时,骑车跟开车时间差不多,有时还更快。”李放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与节省时间相比,李放之所以选择骑车上下班,更在意的是这种出行方式带来的感受。“骑车上下班,不会有人推挤你,感觉很自由,可以听听音乐,当然首先要保证安全,再加上天气很好的话,是很开心的。”李放说道。

早上骑车上班,李放觉得自己一整天的精神状态都会不一样。而晚上下班的骑车时光则更会让他沉醉其中。“早上因为要赶时间,所以只能走最短路径。但下班不一样,时间会宽裕一点,我常常就自己规划一条新的路线。”

李放从公司回家的路上会经过郊区很多偏僻的小路,他常常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前几天他骑车经过一个郊区的小村庄,那里有很多小河,他在河里就看到一条沉船。“那像是自己动手做的一只小帆船,我当时就感觉很惊奇,回来查谷歌地球的历史照片,发现这条船原来一直是停在河边的,从去年开始才沉下去,直到现在。”在李放看来,下班骑车走走小路,不但人少、空气好,而且会放松一整天工作的紧张心情。“开车就不一样,经常会堵在路上,现在路怒症这么严重,少不了发脾气。”李放笑着说。

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天骑行30公里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李放之所以感觉很轻松,与他多年的骑行爱好分不开。

从上高中时骑车上下学开始,李放就爱上了骑行。上大学后,他遇到了同样喜欢骑车的一群人,就加入了自行车协会,经常参加协会组织的骑行活动。“那时候,我们经常骑行到150公里外的地方,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美丽的景色,享受当地的人文气息,最重要的是,我们常常惊讶于人的潜力原来可以这么大,心理上很触动。”李放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骑行经历,就是骑行走川藏线,“走川藏线,一路上的景色真的让人震撼,也碰到了很多车友,一路上分分合合,聊聊当下的感受或者对旅行的看法,那种体验让人非常放松”。

对于李放来说,这种绿色出行方式给自己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他告诉记者,看到最近有厂商在推出电动自行车,自己受到启发,在下半年也计划着要把自己的山地车改装成电动自行车。“这样上下班骑车会更轻松,自己骑车出行的半径也会更大一点。”李放笑着说。

相比于李放的“自娱自乐”,北京中环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李震则把绿色生活方式做成了事业,而且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33岁的李震是个名副其实的海归,小学时就去了美国,一直到2000年回国。归国初期,李震涉足过不同的行业,也积累了一定财富。但令周围人吃惊的是,本是“高富帅”的他最后却选择了一条“收垃圾”的职业道路。

李震与这个看起来似乎不太体面的职业,结缘于2004年。当时,他参加一个助残就业的活动时,看到环卫工人冒着脏臭从小山似的垃圾堆里翻找“废品”。“如果垃圾转运前就能精细分类就好了!”李震想。就这样,李震开始琢磨着自己要不要转移到再生资源回收的工作上,“做些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

说做就做,同一年,李震带领助残团队与北京劲松的富顿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开始分类回收生活垃圾。那个时候,人们垃圾分类的观念还不强,一个垃圾袋里什么都有。有一次,在富力城搬运垃圾时,李震拿着的垃圾袋突然破了,腥臭的垃圾溅满了李震的裤子。“呛得我喘不过气,洗两遍澡,身上还是臭的,好几天吃不下饭。”李震回忆说。

尽管过程很艰难,但是由于借助环保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自己与团队的坚持努力,李震的“收垃圾”事业也逐渐有了起色。

2009年底,李震进驻劲松街道,在10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2012年,李震在劲松街道建立了面向社区居民的回收垃圾站绿馨小屋。在绿馨小屋,回收的厨余垃圾先分类存储在专门的垃圾箱内,每天定时由专用的厨余垃圾清运车运至垃圾处理场,统一进行资源化处理后,最终变成有机肥料。

为了调动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李震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发送无纺布袋和宣传手册、走进菜市场宣讲、设计垃圾分类送积分和换奖品等活动。如今,换积分活动已经覆盖了约4500户居民,每天能回收分好类的厨余垃圾7吨左右。

“绿色生活首先是自我践行,先管好自己,然后通过一个点影响一个面,相互带动。垃圾分类是关系到全民素质提升的一件事情,总得要有人去做。”李震对记者说道。

“什么是绿色生活?很难有一个绝对的定义。”环保专家凌林告诉记者,“但总的来说,适度消费,不要浪费,尽可能地节约能源,人力能做到的事情尽可能不浪费能源,不浪费和污染水,对一些物品进行重复利用,这是绿色生活的基本要求。可能对绿色生活也有一些量化的指标要求,比如以前就说过的把空调调到26℃,但不同的人在不同情况下实施起来,也是不一样的。”

从上世纪70年代的“只有一个地球”“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80年代的“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沙漠化”、90年代的“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到如今的“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和“践行绿色生活”,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似乎越来越向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转变,越来越接地气。

在凌林看来,这种变化是很好的。“以前的主题比较宏大,主要是大家对某些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知识相对比较少。然而,随着研究的加深、数据更加容易获得、新技术的应用、人们观念的转变等,环境日主题慢慢就变得越来越具体。现在的公众对大的环境问题意识都提高了,但对于很多具体的细节,不同人群却有着不同的理解。设置节日更多地是一个宣传教育、普及知识、提高意识的功能,每年的主题能就某一个问题的某一方面知识给大家进行科普,传达有用的知识和信息,解决具体的一个问题,就很好了。况且,环境问题也是错综复杂的,不可能一下子就都解决了。”

今年,环境日主题重点放在了人生活方式的转变上,凌林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环境问题的根源都是人的行为造成的,人的行为又与观念联系在一起。现在,如果不把人的观念有效地转变,最后上升为行为的改变的话,很难对解决环境问题起到真正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和推广的绿色生活方式的意义。”

在凌林看来,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