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2022年中国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产业链全景、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

原标题:【行业趋势】2022年中国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产业链全景、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工业水平不断发展,我国工业废水治理行业也在迅速发展。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工业废水治理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全国工业废水治理市场规模达到1126亿元,同比增长10%,预计2022年全国工业废水治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234亿元。在“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策的背景下,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将在工业废水有机污染物脱除、重金属污染治理及资源化等环保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工业废水治理规模的持续扩张将拉动吸附分离材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为锂、镍、钴等新能源相关金属提取及废旧电池回收资源化利用带来行业机遇,推动吸附分离材料在新能源金属回收利用过程中的需求增长。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吸附分离材料的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当前我国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呈现低端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但高端产品市场仍被外国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从进出口均价情况来看,我国离子交换树脂进出口均价差距明显,进口价格远高于出口价格。2022年我国离子交换树脂进口均价为13361美元/吨,出口均价2485美元/吨,进出口均价插值达到10876美元。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离子交换出口仍以低端产品为主,进口则以国外厂商的高端、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随着我国吸附分离材料传统应用领域逐渐升级转型,以及下游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国内对高端、功能多元化的吸附分离材料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加。增强我国吸附分离材料稳定供给能力、降低产品成本,加快高端领域吸附分离材料的国产替代将成为大势所趋,未来本土企业在高端吸附分离材料产品的市场空间广阔。

从全球市场分布格局情况来看,按照产能口径达效测算,国外占据全球吸附分离材料市场份额的53%,主要集中在美国陶氏化学、德国朗盛、英国漂莱特、日本三菱化学、住友化学等外国企业;我国占据全球吸附分离材料市场份额的比重约为47%,主要集中在蓝晓科技、争光股份、江苏苏青、淄博东大等本土企业。随着我国吸附分离材料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以蓝晓科技、争光股份等为代表的行业重点企业迅速崛起,将有望打破外国厂商垄断市场的局面,重构传统市场格局并在新兴领域市场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伴随国内吸附分离材料下游新兴领域产业迅猛扩张,对国产吸附分离材料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未来海外厂商垄断高端市场格局有望被打破,本土企业市场份额将不断增长。

吸附分离材料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一种,所处行业为新材料行业,是国家战略重点支持发展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指南》等多部政策支持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指出新制造技术、新材料将成为新兴产业下一步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了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能力,需在新材料、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重点领域、重点技术方面长期持续投入,久久为功,以图长远。政策利好不断将加快我国新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技术工艺突破创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新材料与其他战略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国内新材料行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我国由新材料大国转变为新材料强国的步伐加快。在相关政策支持引导下,我国吸附分离材料本土企业将加快研发投入和产品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实力,提升国内吸附分离材料高端产品的供应保障能力,加快吸附分离材料在更多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未来我国吸附分离材料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关键词:吸附分离材料发展环境、吸附分离材料发展现状、吸附分离材料市场格局、吸附分离材料发展趋势

吸附分离材料是功能高分子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可通过自身具有的精确选择性,以交换、吸附、螯合等功能来实现除盐、浓缩、分离、精制、提纯、净化、脱色等物质分离及纯化的目的,广泛应用于工业水 处理、食品及饮用水、核工业、电子、生物医药、环保、湿法冶金等产业领域。目前,常使用的吸附分离材料主要包括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树脂、螯合树脂、酶载体树脂等。

吸附分离材料上游主要包括生产原料白球、苯乙烯、盐酸羟胺、甲醇等以及配套系统集成装置;中游为吸附分离材料的生产与加工,所处行业为新材料行业;吸附分离技术是制造业的基础技术,是实现高效提取、浓缩和精制的重要分离手段,在下游应用过程中起到分离、纯化的作用,下游领域包括金属资源、生命科学、水处理与超纯化、食品加工、节能环保、化工与催化等行业。

随着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工业水平不断发展,我国工业废水治理行业也在迅速发展。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工业废水治理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全国工业废水治理市场规模达到1126亿元,同比增长10%,预计2022年全国工业废水治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234亿元。在“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策的背景下,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将在工业废水有机污染物脱除、重金属污染治理及资源化等环保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工业废水治理规模的持续扩张将拉动吸附分离材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经过近年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规划指导,我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逐渐完善,产业规模化效应有效降低成本,新能源汽车销售已基本步入市场化轨道,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同步增长趋势。其中,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705.8万辆,同比增长99.1%,相较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增加了626.4万辆。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同比增长95.6%,相较2017年增加了611万辆。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4.1%。同时,在充电桩领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我国配套充电桩也呈现出迅速增长态势。2022年全国充电桩增量达到259万台,增速高达175.5%。随着我国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的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预计2025年我国充电桩年度增量可达772万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为锂、镍、钴等新能源相关金属提取及废旧电池回收资源化利用带来行业机遇,推动吸附分离材料在新能源金属回收利用过程中的需求增长。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吸附分离材料的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产业前景规划报告》

离子交换树脂是具有离子交换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利用离子交换功能实现分离和纯化作用,从而达到浓缩、分离、提纯、净化等目的,是一种重要的吸附分离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水处理、食品及饮用水、电子、核工业、环保、生物医药、湿法冶金等下游领域。随着国家对吸附分离材料的产业支持政策陆续发布与推进实施,我国离子交换树脂行业发展不断成熟完善,本土企业生产和技术应用水平持续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